您的位置::弘鑫农业网 >> 黑刺李

上海七大措施缓解地产蔬菜价格波动羊角吊兰

时间:2022年07月28日

上海七大措施缓解地产蔬菜价格波动

从2010年开始,蔬菜价格波动受到高度关注,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委农办、市农委结合上海城市发展和地产蔬菜生产供应实际情况,组织市郊菜区综合采取七项措施,缓解蔬菜价格波动。2012年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种植面积稳定,价格波动趋缓。据批发市场定点监测,2012年青菜的最高周均价和最低周均价分别为4.9元/公斤和1.0元/公斤,与2011年的6.4元/公斤和0.8元/公斤相比,价格波动范围明显缩小。

措施一:稳定蔬菜种植面积

市政府与9个郊区县以及光明食品、上海实业两个企业集团签订责任书,要求全市种植蔬菜面积不少于50万亩,其中绿叶菜面积不少于17.5万亩(“夏淡”期间不少于21万亩),绿叶菜年上市量130万吨。同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绿叶菜上市量的挂钩奖励,促进市郊菜区稳定绿叶菜的生产。各区县根据会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方式,充分挖掘潜力,将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种植任务落实到户到田。

措施二:加大生产支持力度

一是推进设施菜田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0.3亿元,新建设施菜田近21万亩,改善市郊蔬菜生产条件,增强蔬菜生产能力。二是完善农资综合补贴。2008年开始实施蔬菜农资综合补贴,对10亩以上规模化生产面积每亩补贴60元;2011年将补贴范围扩大到2亩以上,补贴标准从每亩60元提高到每亩76元;2012年将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亩90元。

措施三:强化生产技术支撑

三是新增绿叶菜种植补贴。2011年开始设立“夏淡”期间种植绿叶菜专项补贴,重点支持淡季绿叶菜生产,市级财政每亩补贴80元。四是开展标准园创建。“十二五”期间引导市、区县两级各创建150家蔬菜标准园,市级财政对达到创建标准的市级蔬菜标准园每个奖励50万元。

措施四:强化生产技术支撑

建立绿叶菜产业技术体系,重点通过设施装备水平提升和品种结构优化,努力实现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周年均衡生产。通过开展以青菜为主的耐热优质高产品种和以品质为核心的绿叶菜品种引进筛选和示范推广,绿叶蔬菜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和丰富。通过加强淡季茬口与配套技术的集成,绿叶菜周年生产与供应能力提升。通过建立绿叶菜土壤质量保育技术规范,绿叶菜可持续生产能力增强。

措施五:加强宏观调控指导

指导郊区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引导市郊菜区在宏观层面上科学合理的安排茬口,调控绿叶菜市场的均衡供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全市蔬菜生产总体安排进行研究,提出了“蔬菜中增加绿叶菜比重,绿叶菜内部要优化品种结构”的方案,并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形成较为权威的指导意见,以文件形式发到各区县和主要生产基地。还针对市郊蔬菜3个播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三大播更具体的工作要求,指导各区县和主要基地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安排生产茬口,通过均衡生产和供应,实现价格的基本稳定可控。

措施六:促进蔬菜产销衔接

从2011年开始,将市级财政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的50%用于扶持蔬菜产销合作社,促进了蔬菜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带动了基地生产和经营水平的提高。通过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了市民和菜农的双受益。在组织市郊菜区围绕保障市场供应抓好蔬菜生产的同时,努力保障菜农基本收益,引导市郊菜区优化品种结构,合理安排茬口,防止单一品种因集中播种集中上市造成价格过低。

措施七:健全信息监测体系

在以往蔬菜信息监测工作基础上,信息采集、预警分析和信息发布进一步完善。从2012年开始开展田头价格监测和青菜成本调查,在全市确定了15个采集点,每周二和周五采集青菜、鸡毛菜和卷心菜的田头交易价。在全市选择17个常年以种植青菜为主、能代表当地平均种植水平的合作社、园艺场和普通农户作为调查点,开展青菜成本调查。每季度形成分析报告,对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和菜农收益等数据的变动进行原因分析,为指导蔬菜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措施八:完善价格保险机制

从2011年起,上海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冬淡”和“夏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保险方案,分阶段分品种组织投保,引导菜农均衡生产,在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中充分考虑前三年的蔬菜价格上涨因素,使理赔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保淡绿叶菜价格保险项目为稳定绿叶菜淡季供应、保障菜农基本利益和完善价格调控保障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并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2011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二等奖。

深圳WDW-1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厂

涂层摩擦磨损试验机

YAW-3000压力试验机

WEW-300B液压拉力试验机厂家

济南WDW-100M电子万能试验机厂

友情链接